一、下载个人所得税APP
1、苹果手机可以app store在里面搜索个人所得税,下载个人所得税APP:
2、安卓手机可以在自带的应用商城里面下载个人所得税APP,或者识别下方二维码扫码下载安装个人所得税APP;
二、实名注册
打开个人所得税APP,点击注册:
可选择以下两种注册方式:两种注册方式:大厅注册码注册、人脸识别认证注册。
1、人脸识别认证注册(强烈推荐):调用公安人像数据进行比对验证,验证通过后即可进行实名注册,此注册方式仅支持居民身份证。未来可支持港澳台同胞注册。
2、大厅注册码注册:先行在办税服务厅获取注册码,然后使用注册码在该平台中开通账号,此注册方式适用于所有的证件类型注册。
注意:注册码有效期7天,若过期可再次申请。
三、补充必要信息
1、户籍及居住地信息
登录后,点击个人中心-个人信息
选择“基本信息”
补充户籍所在地、经常居住地等信息,注意“所在地区”应选择到对应的街道乡镇,如果是工业园区的,可先选择虎丘区,再选择对应街道。
2、补充2023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
对于2023年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,未及时录入的,可以补充录入,首页点击“专项附加扣除填报”
注意扣除年度选择2023年,然后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
3、添加银行卡信息
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后,选择个人中心-银行卡
点击添加按钮
输入银行卡号信息、开户银行所在省份、银行预留手机号码,(注意:需要境内账户,以I类卡为优)点击下一步
输入手机验证码,点击完成
提示银行卡添加成功即可
如果绑定了多张银行卡的,可以设置默认卡,或者点击对于银行卡进去进行删除,显示已核验,说明可以用于办理退税业务。
四、综合所得年度汇算
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后,可通过首页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模块进入申报
1、简易申报
适用情形:居民个人在上一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未超过 6 万元且已预缴税款,可通过简易申报办理申报并申请退税。(存在境外收入不适用该情形)
跳出简易申报须知,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
进入简易申报页面后,确认汇缴地、已缴税额,重点看下最下方“可申请退税额(元)”,点击提交申报即可。
可点击“查看收入明细数据”查看具体数据,如果对收入信息有异议,支持对收入明细进行“申诉、删除”,申诉或删除后,此收入的已缴税额将不计入已缴税额合计中。
小编提醒:申诉操作一定要慎用,一旦进入审查流程是无法撤销的,若申诉情况与实际不符,可能影响个人征信。
当然,如果有可申请的退税金额,记得点击申请退税噢!
选择需要退税的银行卡,点击确定
显示税务审核中就可以啦,耐心等待退税即可。
2、标准申报
适用情形:居民个人 2023 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超过 6 万元时,可以在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内,通过标准申报办理年度汇算,适用简易申报的纳税人也可以切换至标准申报。存在境外收入不适用。
进入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界面,填报方式选择“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”,点击开始申报
跳出标准申报须知,点击“我已阅读并知晓”
确认个人基础信息和汇缴地,若2023年存在多个任职受雇单位的,可以点击任职受雇单位,选择您需要办理的汇缴地后,点击下一步。
进入收入和税前扣除界面,可查看合计数,若确认无误点击下一步。
可点击工资薪金进入查看详细的信息,注意:年终奖是否并入综合所得可能影响最后的税额,可以点击“奖金计税方式选择”进入。
可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或者单独计税,若存在多笔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只允许选择一笔单独计税,其余均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税。
若存在劳务报酬的,还需要选择劳务报酬,进行新增。
可查询导入劳务报酬数据。
进入税款计算界面,核对左下角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后,完成提交。
若满足年度综合所得收入12万以下或者补税金额低于400元,且依法预缴税额的,可享受免申报。右下角按钮为“享受免申报”,点击后无需补税。
1)补税
若存在需要补税金额且不符合或免申报的,提交后,请点击立即缴税发起扣款。
2)退税
点击申请退税
选择需要退税的银行卡,点击确定
显示税务审核中,耐心等待退税即可。
3、申报查询
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后,选择服务-申报查询
选择已完成,可查询到申报记录
点击进入后可以查看申报记录、缴税记录或者退税记录
1. 登录
浏览器搜索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版
(网址:https://etax.chinatax.gov.cn/)
需单位的法人、财务负责人、有办税权限的人员(在企业办税权限中被授权过)通过个税APP扫码或输入账号密码登录。
点击【单位办税】
选择单位后点击“办理个税业务”,进入左侧【集中申报】
2. 报表填写
可直接添加或用模板导入。
1)添加
点击【添加】按钮,进入“添加待申报人员”界面,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人员信息。
人员信息录入完成后,点击【确定】,系统会对扣缴单位能否为该纳税人办理集中申报进行校验。
若办税权限校验不通过的,则会弹出对应提示:该扣缴义务人无权限为该纳税人进行申报;
若办税权限校验通过的,则弹出“申报表自动计算”选择页面。
【需要自动计算】:系统将根据您单位的预扣预缴信息为纳税人生成申报表。点击【刷新】按钮,该纳税人的申报表出现在申报表列表中。
【无需自动计算】:将跳转到申报表填写页面。如果纳税人有商业健康险、税收递延养老保险、准予扣除的捐赠额、减免税额等信息需要申报的,还需要填写申报明细表。
2)导入
当人员较多时,我们可以选择批量导入的方式进行申报。有【申报表模板】、【名单模板】两种模板。
点击【导入】—【模板下载】,在弹出的选择框中选择需要下载的模板类型。
【申报表模板】:模板内容与申报表一致,导入完成后,使用模板中的数据进行报表填写。
【名单模板】:导入需要进行集中申报的纳税人名单,导入完成后系统将自动使用【自动计算】功能自动进行报表填写与计算。
使用下载的模板填写数据后进行导入,分别对应【文件生成报表】和【名单生成报表】。
也可以直接从扣缴客户端导出人员名单进行【名单生成报表】,路径为:在人员信息采集页面选择要办理集中申报的人员,点击【导出】-选中人员-集中申报自动计算名单表。
集中申报导入失败提示:报表内容不符合填表规则?
双击打开报表,会显示详细错误提示原因。一般是涉及退税的人员会有此提示,将其个人银行信息补充完整即可。
3. 自动计算
选择需要自动计算的人员,点击【自动计算】按钮。点击【确定】后即可进行申报表的自动填写计算。
注意:自动计算仅能归集到该纳税人在本单位的预扣预缴申报信息。自动计算后,仍可进入人员信息做数据的修改。
4. 报送
申报状态为 “待报送”或“申报失败”的可以进行申报表报送,把填写的报表数据报送到税务局端。
申报状态为“申报失败时,需先点击状态后方图标查看失败原因,修改好后再次进行报送。
5. 退税申请
申报表报送成功后,存在退税的,可以在【退税申请】中发起退税申请。
选择需要提交退税申请的人员记录(退税状态为“待退税”),点击【申请退税】按钮提交退税申请。
注意:由单位申报后,需退回到个人的银行卡里面,企业可提前录入个人的银行卡信息,推荐使用工资卡。
6. 税款缴纳
申报表报送成功后,存在欠税的,可以由单位帮其缴纳,或者个人自行补缴。
单位帮其办理:可以在【税款缴纳】菜单中办理缴税业务。
选择需要缴纳税款的人员记录(缴税状态为“待缴款”或“缴款失败”),点击【税款缴纳】按钮打开“缴税确认”页面,查询到的欠税信息默认全选中。
确认勾选的欠税信息和本次扣款金额,确认完成后,点击【立即开票】按钮,对选中的人员开具税票,并自动跳转至缴税页面进行缴税。
个人自行补缴:由单位申报后,个人通过APP或者WEB端自行发起缴款。
7. 更正申报
申报表报送成功后,发现有错报、漏报的情况,您可在原申报基础上进行更正。
点击左侧【申报记录查询】菜单,选中需要更正的人员,点击【更正】按钮。
8. 作废申报
申报成功后,尚未缴纳税款或申请退税的,允许作废申报。
点击左侧【申报记录查询】菜单,选择需要作废的记录,点击【作废】按钮。
一些居民个人既有综合所得,又有经营所得,专项扣除、专项附加扣除等项目如何扣除划算?一起来看看~
减除费用6万元
专项附加扣除
发生的不同扣除类别可以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分别扣除,比如6万元减除费用可以选择在经营所得汇算时扣除,专项附加扣除可以选择在综合所得汇算时扣除。
但上述扣除类别的内部项目,比如专项附加扣除的子女教育、赡养老人扣除,不可再拆分在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中分别扣除。
经营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的办理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,而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的办理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。大家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,适时办理,享受最优税惠。
1、单位如何查看哪些员工已自行参加过汇缴?
可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(扣缴端)中通过人员信息采集模块导出【集中申报自动计算名单表】。
点击导入结果,如果失败可查看到失败的人员,移动到该人员最右侧,可查看失败原因,系统同时支持复制失败人员的信息。
2、单位集中申报汇算清缴后,能查询到员工的退税情况吗?
可以。
1、子女教育
1.子女的范围包括哪些?
2.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谁?
3.子女教育的扣除标准是多少?
2、继续教育
1.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?
2.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?
1.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方式是怎样的?
2.纳税人配偶、子女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否可以在纳税人税前扣除?
4、住房贷款利息
1.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什么?
2.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?
5、住房租金
1.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?
6、赡养老人
1.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?
2.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有哪几种?
7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
1.婴幼儿子女的范围包括哪些?
2.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标准是多少?